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本溪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4道题,共48分。
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C.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B.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2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
A.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C.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
3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说明汉代
A.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C.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D.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4宋代手工业制作和商业流通脱离了“用物”的初级阶段,分别向“竞作机巧”“竞通珍异”的方向发展。此变化B.说明民营作坊追求品牌效应D.有利于手工业者的技术创新
A.深受官营手工业产品影响C.阻碍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5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基础数学著作B.元朝郭守敬的《夏小正》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C.胜之的《农政全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D.中国古代医药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6顾炎武认为儒学的本旨,“其行在孝悌忠信”“其职在洒扫应对”“其用之身在出处、去就、交际”“其施之天下在政令、教化、刑罚”“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折射出顾炎武B.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1
A.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
fC.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
D.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
7欧洲历史学家指出:“古代雅典与当代欧洲的民主之间的联系是脆弱的。民主并没有在它的诞生地盛行起来。在一千多年中它几乎被遗忘了。”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雅典民主制度A.是近代欧洲民主政治产生的先决条件B.只是对近代民主政治产生观念上的影响C.与近代民主政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D.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在实践层面的再现8“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