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吏治家故事书诫训子
唐朝宰相房玄龄世代居官,其父房彦谦“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他对房玄龄说:“人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玄龄继承其父素俭清白的家风,深得皇帝李世民器重,任宰相15年之久,位高权重,其女为王妃、子为驸马。房玄龄为官谨慎,他专门搜集古今名人家训,逐条书写在屏风上,用这些家训来约束子孙后代的行为。
家训勒碑宋代包拯认为清廉是为人做官的根本。他曾写了一则《家训》刻在石碑上,立在庐州老家的堂屋前面。全文如下:“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廉政格言警句用真心汇成凝聚力,用真诚造就向心力。欲除烦恼须无我,想求安康莫贪心。官是舵手,公正为桨,廉洁为舵,勤政为帆。识大体保勤廉为官硬硬朗朗,顾大局守规矩做人堂堂正
正。诚信是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它比第一张身份证更为重要。
f第一张失去了可以申请补发,第二张丢失了,则人格殆毁。清贫与富有本身都不值得赞美,值得赞美的是在清贫和
富有面前,都能挺直腰身,保持尊严。公生明,廉生威。俭以养德,廉以立身。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功利千秋;两袖清风,勤政为民,
名传万古。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宽一分,民受益不止一分;取一文,己为人不值一文。领导干部搞一次特殊,就失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
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手莫伸,心莫贪,嘴莫馋;脑要清,脚要勤,胸要宽。德高方能聚人,公道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心清才能志高,心浊必然气短
f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俭以廉之本,奢为贪之源,戒之慎之。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源洁流清不难成素节,形端影直最易见丹忱。为国为民,流芳百世;贪财贪色,遗臭万年。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共守勤政廉洁美德,永葆家庭平安幸福。贤妻常念廉政经,好夫为民事业兴。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夫贵妻荣,妻严夫廉。家有贤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