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结构单调,缺乏变化。布局的形式主要是对分种植在人行道上,种植方式为单一树种与路平行、两边一致的树带式种植。缺少立体绿化、基础种植等树种材料。道路两旁建筑物的墙体基角及围栏等,缺乏有效的攀缘植物材料及矮生灌木,从而造成行道树的孤立,失缺整体感、立体感。
2
f(2)未充分发挥多种植物材料在形体、姿态、色彩等多方面美的素质。如树木单株的形体美的表达,有时需要建筑物的相宜背景色或质地来体现;有时候由于建筑物存在而产生的差异,影响了树体观赏价值。同时,乔灌搭配不当,管理不善,树干歪斜,树冠不整,影响了城市的整齐、洁净。(3)树种选择混乱、随意,不科学。主要交通干线多以杨树为主,树体高大,幅度宽,对交通存在一定的阻碍。有的道路尤其是新、扩建道路,行道树选择缺乏统一管理和专家论证,没有考虑当地立体条件和小环境。二、巴中市行道树选择及应用原则1、树种选择原则(1)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树种在选用行道树时,尽量选用易于成活、生长良好、强健长寿的当地适生树种,其具有适应环境、耐修剪、抗病虫害、便于养护管理等特点。任何植物的生长都与周围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选择行道树时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环境特点与植物的适应性,掌握各树种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摸清生活习性,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树种作为城市行道树。(2)长远考虑、兼顾近期和远期的规划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不仅城镇街道马路拓宽改造日新月异,乡镇公路网络也四通八达。在道路绿化时,就应采取近期与远期结合,速生树种与慢性树种,常绿树与落叶树种相结合的策略,在尽快达到夹道绿荫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长远绿化的要求。速生
3
f树种如悬铃木、杨树、泡桐等;种植寿命长的树种,如银杏、国槐等。常绿树生长较慢,而落叶树生长较快,快慢结合,才能做到近期与远期兼顾。(3)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在道路绿化中要坚持物种多样性原则,以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从而使树种在特定环境中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并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树种本身的经济利用价值也是行道树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之一,若能提供优良用材、果实、油料、药材、香料等副产品,更是一举多得。在行道树的选择应用上,城区道路多以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落叶阔叶乔木为主,如悬铃木、椴树、白榆等;郊区及一般等级公路,多以生长迅速、抗污染、耐瘠薄、易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