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他们的师德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师德是高校青年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是合乎教师职业道德,但是也存在少量青年教师政治冷漠,缺少正确的利益观和爱岗敬业精神等现象。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应该使之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青年;师德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23203201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我国长期重视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而对同样是青年的大学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则长期忽视。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状况。一、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高校肩负着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光荣使命,要出色地完成这些使命就需要一流的教师,尤其需要高素质的青年教师。自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青年教师数量也与之俱增。有数据表明,全国各地分布了数量多达两千多所高等学校,高校教师总人数达到140多万,其中40岁以下的教师超过86万,占专任教师总数633以上,接近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30岁以下的教师约占30。这说明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是庞大的群体。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尤其是许多80后青年进入高校青年教师队伍之后,这个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带有时代的特色,与高校其他教师群体有较大的区别。这个数量庞大的教师群体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肩负着建设和传播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对教师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师德。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应该恪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教师不仅传播知识,还要以高尚的人格影响人、培育人,所以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正因如此,教师职业比许多职业都要崇高,也正是如此,教育因此成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大学是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青年教师作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