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密度以11为好。为确保桩基施工质量及现场文明施工,现场必须分区对泥浆循环进行同一管理,泥浆循环中多余或废弃的泥浆,应按建设单位制定的地点及时运出现场处理。现场采用振动筛旋流泵浆废弃泥浆分离后重复使用。3清孔l清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清孔在下放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l清孔过程中应测定泥浆指标,清孔后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15。清孔结束时应测定孔底沉淤,孔底沉淤厚度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规定(孔底沉淤厚度采用测锤的标准水文测绳测定)。l清孔结束后孔内应保持水头高度,并应在30mi
内灌注混凝土。若超过30mi
,灌注混凝土前应重新测定孔底沉淤厚度,若超过规定的沉淤厚度应重新清孔直至符合要求。清孔时送入孔内的泥浆不得少于砂石泵的排量,保证循环过程中补浆充足。l钢筋笼施工l钢筋笼宜分段制作,钢筋笼制作前,应浆钢筋拉直,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准确控制下料长度,钢筋笼采用环形模制作。l钢筋笼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钢筋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笼全部安装入孔后应检查安装位置,确认符合要求后将钢筋笼吊筋固定定位,避免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拱。l钢筋笼吊放入钻孔工作可考虑由布置在建筑四周的塔吊完成。4水下混凝土施工4.1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要求l配合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试配混凝土采用的材料必须是实际施工所用的材料。l试配混凝土强度应比设计桩身强度提高一级。坍落度1622cm,含砂率:4050。l胶凝材料用量不少于380Kgm3,切不宜大于500Kgm3。l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能满足灌注要求。4.2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控制材料投入量及搅拌最短时间。4.3混凝土灌注l混凝土灌注是确保成桩质量的关键工序,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宜超过8h,而且应连续浇注。l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即实际灌注混凝土体积和桩身设计计算体积加预留长度体积之比)不得小于1,也不宜大于13。l混凝土浇注导管要检查外观是否有凹陷、变形,管身与接头处是否漏水,整根导管顶部与漏斗连接,并放置好隔水栓。导管底部应距孔底30cm。l混凝土初灌量应能保证混凝土灌入后使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为不少于0813m,导管内混凝土和管外泥浆柱压力平衡。l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表面,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的深度不少于2m,导管应勤提勤拆,一次提管拆管不得超过6m,当混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