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管理层次、作业现场实施HSE管理体系,能给各个领域和方面提供其所需要的标准和程序,指导每位员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按照相应的标准和程序来开展工作;不断提出改善目标,审核、评价和报告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的业绩;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提高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水平。四、HSE管理体系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目前执行的标准是QSY100212007《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它的基本框架是:共7个一级要素,28个二级要素。7个一级要素在HSE管理体系中的作用51领导和承诺(核心)52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导向)53策划(实现过程控制的基础)(4个二级要素)
f54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保证)(7个二级要素)55实施和运行(8个二级要素)56检查和纠正措施(实现事前预防的关键)(6个)57管理评审(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保障)HSE管理体系遵循戴明理论,即P、D、C、A运行模式原理,就是指:PPLAN策划建立所需要的目标和过程,以实现组织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所期望的结果。DDO实施对过程予以实施。CCHECK检查根据承诺、方针、目标、指标以及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AACT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绩效。五、HSE体系的表现形式是什么?自2001年起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内部广泛开展了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工作,并于2002年对承包商提出了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对此,很多企业通过初始状态评审、开展广泛的风险评价、编制体系文件、体系文件发布实施、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建立和实施了HSE管理体系。那么,一个比较成功的HSE管理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呢?企业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控制HSE风险和环境影响。围绕控制风险与环境影响,企业需要有一套明确各层次、各岗位职责和作用以及如何去做的体系文件,进而依靠体系文件来实施管理,控制作业活动、生产过程和作业人员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企业建立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都比较顺利,而从作业文件来讲,往往有些欠缺。比如,有的企业所建立的作业文件往往只是管理制度甚至是部分管理制度的汇编,缺少操作岗位的作业
f性文件。可能有人认为如果把操作岗位的作业性文件列入,会导致文件的数量过多,难于管理,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清晰”的概念。我们可以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在我们的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中规定哪些属于公司(厂级)控制的,哪些属于基层单位(分厂)控制的,在相应的层次中,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