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1(第一至第二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2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树立人格陶冶的目标观、整合性的教育内容与力量观、渗透性的教育方法观。
3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自我中心、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4弗洛姆认为人的五大社会性心理需要是:关联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寻根的需要、同一感的需要、定向和献身的需要。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反社会行为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6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与不安全型或焦虑型两大类。7共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8所谓观察学习,就是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9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埃里克森认为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要经历三对主要矛盾: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答: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任务有三:一是总结历史发展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思想及实践经验,以为今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二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问题,揭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规律。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核心任务。三是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水平和效果。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研究的最终任务。2简述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答:(1)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社会性客体的过程首先,婴儿的社会认知的发生是一个逐步区分认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