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SCLK为低电平时,才能将RST置为高电平。IO为串行数据输入输出端双向,后面有详细说明。SCLK为时钟输入端。下图为DS1302的引脚功能图:一引脚功能如图6
9
fVCC1.VCC2:电源引脚。其中VCC2接主电源.VCC1接备用电源。GND:接地。输出数据。X1、X2:32768kHz。晶振引脚。RST为复位端,高电平时允许I/O端进行数据传输,低电平则禁止数据传送且使I/O端呈高阻状态;I/O为串行数据输入、输出端,所有输入、输出数据的传送顺序均以最低位LSB打头,最高位MSB结束;SCLK为同步时钟脉冲端,其上升沿将I/O端数据按位写入DS1302,下降沿使DS1302按位输出数据至I/O端;VCC2、VCC1为主电源和备份电源端,当主电源VCC2大于备份电源VCC10.2V时,由VCC2对芯片供电,否则,由VCC1对芯片供电。工作电压范围为2.5~5.5V,工作电源和备份电源双引脚输入,功耗很低,当工作电压为2.5V时正常工作,所需电流不超过300
A。另外,如果选择了涓流充电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主电源还可对备份电源进行慢速充电,有效延长了备份电源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系统时间的连续可靠运行。内部有振荡器。若采用外部振荡信号时。32768Hz的信号从X1脚输入.x2脚悬空。CE:片选端,高电平有效,在有些早期资料中该引脚标成爪ST,实际功能一样。CE端接通控制逻辑,当其为‘0”时,IO引脚变为高阻截状态,所有的数据传送中止,当其为‘1’时,允许数据传送。CE由‘0’至‘1’时。SCIX必须为“0”。DS1302的内部主要由移位寄存器、指令和控制逻辑、振荡分频电路、实时时钟以及RAM组成。每次操作时,必须首先把CE置为高电平。再把提供地址和命令信息的8位装入移位寄存器。数据在SCLK的上升沿串行输入。无论是读周期还是写周期发生,也无论传送方式是单字节还是多字节,开始8位将指定内部何处被进行访问。在开始8个时钟周期把含有地址信息的命令字装入移位寄存器之后。紧随其后的时钟在读操作时输出数据
233串口电路
DS1302与微处理器的接口电路如下图所示。该微处理器采用宏晶科技推出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该产品具有片内资源丰富、超强抗干扰、高抗静电、超低功耗、宽电压、不怕电源抖动、在系统可编程、加密性强、无法解密、可降低单片机时钟对外部电磁辐射等特点,其良好的性能保证了各个器件的协调可靠工作及控制要求。在电路中单片机的P1.7控制DS1302的复位输入端,P1.4与数据输入/输出引脚相连,P1.3用来作为DS1302的输入时钟SCLK控制端。由于单片机复位时,所有单片机的端口均为高电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