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原因
自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浮现开始,次贷危机开始逐渐显现。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同一天,美国银行以约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尔街投行美林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的信用评级下调,而后美国政府通过艰巨的谈判,通过了7000亿的美元的政府援救计划。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那么,这场危机的根源到底是什么?1宽松的信贷条件和日益膨胀的住房泡沫住房贷款本应当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按揭贷款的提供者要求借款者既要有充足的收入又要有一大笔存款来支付首付。可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获取住房贷款变得极其容易。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布什在格林斯潘支持下推行令富人受益的减税政策,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房屋价格节节攀高的环境下,即便是无力偿贷卖掉房屋,自己也不会吃亏。”正是市场对美国房市前景普遍预期过高,极大的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格林斯潘在2007年12月12日出版的《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首度承认他任职期间施行的低利率政策可能助长了美国房地产泡沫。这些也给中国的房地产的泡沫化提出了警示,最近潘石屹从华尔街回来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近乎绝望,也是来自对这个深层次问题的理解。2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其复杂程度也日益加剧,以至于连投资大师巴菲特都弄不明白。在巴菲特看来,衍生工具是金融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正常意义上来说,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通常都把按揭贷款当作一种优良资产持有到期并赚取相应月利润以及银行资金成本之间的利差,这样做在获取相应利润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这种金融产品一开始并不适合华尔街的运作,因此在将按揭贷款证券化并产生第一只cdo担保债务权证之前,这类产品并没有获得华尔街的青睐,cdo的出现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划分更细致,投资受益率也更高,同时也极大地激起了华尔街的热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