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所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目前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等,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为加强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MDRO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1加强临床医师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提高临床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的重视。2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筛查,及时送检标本3微生物室对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将结果及时电话报告临床医师、科室主任及感染管理科。4感染管理科主动筛查病例,对疑似感染患者及时调查并建议临床医师及时送检相应标本。5临床医师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7感染管理科到科室进一步调查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与临床医师共同协作,确诊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并指导科室实施预防控制措施。8感染管理科应主动实施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调查医院常见的
f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定期将结果反馈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务科及药剂科等相关部门。9感染管理科应对多重耐药菌的情况每季度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查找多重耐药菌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落实到下一季度。10感染管理科应加强对ICU、新生儿室、血液科、呼吸科、神经科等重点部门及留置各种管道、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11感染管理科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督,开展手卫生专项检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12感染管理科监督临床科室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控制措施,尤其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的患者或定植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13感染管理科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加强对医务人员无菌操作的监督,尤其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14感染管理科监督临床科室加强对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尤其是ICU、新生儿室等重点科室的环境。15感染管理科协同医务科、药剂科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