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讲座稿
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四篇课文和习作二、练习二。其主题是“自然的奥秘”。后三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走进动物世界,聆听动物的歌唱,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萌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单元训练要点:1.通过朗读、背诵的训练培养语感,增加学生规范化语言的积累。2.在会分析自然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分析意义段。3.联系上下文体会语语的意思,提高成语运用的能力。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4.从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方面进行局部仿写练习。5.养成留心生活、仔细观察的好习惯。6.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热情。7.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学生自主体悟、自由表达的空间。单篇教材解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解析:课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孙友田是当代诗人。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全诗共有6小节。诗人从祖国召唤起笔,又以祖国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第二、三、四、五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的奥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在形象的选择和诗节的布局上,诗人随着对大自然探索和发现的深入,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教学中,应注意体会诗人在这一部分的结构中,发现和探索过程的逐渐深入,以及在这样的深入过程中,对诗歌形象的精心选取。教学要点:1.学会本课5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3.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建议:《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学段(56年级)中提示和要求我们:“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根据课文特色和《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我们在进行教学可以考虑以下三方面:1.把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