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学习好资料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答:
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答: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0、(7分)
①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欢迎下载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海棠花》)D.映日暖云流似水,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全国大纲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