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最大的正能量源泉是一个肤白貌美的勤奋姑娘。她就读于北京某高校,两年制的金融学硕士,现在已经毕业,在某银行北京分行上班。在研一的这一年间,她做了如下事情:(1)专业排名前3,关键是最让我头痛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他都考了90,其中一门甚至是95;(2)考过了CFA的一级和二级,考过了CPA的五门;(3)学习之余她还从从容容地实习着,两家公司都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券商。去年冬天,在如此严峻的找工作形势下,她也不免磕磕绊绊,在家乡省会城市拿到了一个相对较好的offer之后,家人难免劝她:“回来罢了,何必强留北京。”可她悄悄地跟朋友说:“我不是非得留在北京不可,但是我在北京读研这一年多的收获,比我大学四年收获地都多,有时想想甚至比我前面二十几年的收获都多。这种成长的充盈感,让我舍不得放弃。”如今她已经入职。刚刚工作时偶尔跟朋友絮叨,自己被分配到了某个不大景气的支行当柜员,疲惫到一开家门就要睡倒在床上。我眯着眼睛,想她考研时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起床,雷打不动枯坐12个小时的侧影,想她如今白衫西服正襟危坐地收过一沓钞票,再熟练地操作。我觉得即便如她所说,那是一个不大景气的支行,我也仿佛看到她的未来,一定是光芒万丈。看到这里,连我都误以为这是一个学霸故事。不过我上高中的妹妹立马跟我说:“我们学校今年的高考状元,以723分的总分荣膺省榜眼之后,对自己的成绩居然各种不满,分数出来没几天就回学校上自习学英语了这才叫学霸好不好!”所以,我讲的并不是一个学霸故事。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比你用更短的时间复习,考出更高的分数。我只是想说,在相同的成长环境中,总有人因为清醒自知而走得更快更远。可能在更优秀的人眼中,她的成绩简直是手到擒来。他们甚至不用视死如归地考试,便能顺利保研到名校,也不用拼尽全力地准备,便能拿到让众人羡慕嫉妒恨的offer。但是三年前,她和我一样从大学毕业,之前的四年里,我们在一个教室里,听同样的课写同样的作业,发同样的牢骚做同样的试题。三年之后的今天,我已经被她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甚至只看到前面尘土飞扬,连人影都找寻不见了。那一片尘土背后,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匮乏和欠缺,我缺失的,还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挑战自我的追求。以前不知是由于天生的惰性,还是恐慌挫败感,我习惯了给自己设各种各样的人生界限。譬如我就是不懂会计的记账思维,我就是不会期货市场上纷繁复杂的操作,我就是听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