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
②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破坏(1)破坏原因: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遭破坏。(2)破坏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①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台风等。②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③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
本章特点1、以“人”为中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对本章涉及的科
学知识与技能,以“健康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和影响健康的有利因素”为线索,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2、本章涉及到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许多概念与知识,但学习的目的除了了解“人的健康与环境”有关的一些科学知识与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3、突出科学探究。4、渗透科学史、反映新技术和社会问题。
本章知识体系
第1节健康1、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三者处于最佳状态。
f
2、健康包括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健康
3、影响健康的因素
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
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一些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可使人患传染病。
2、传染病
(1)病原体(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3)流行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4)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实施调查的过程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编制调查表。4、实施调查。5、统计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有关传染病的一些概念病原体:指使人发生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与寄生虫(微生物又包括细菌和病
毒)传染源:指会散发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疾病者。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的途径。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方法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
第3节身体的防卫1、抵抗微生物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眼、伤口等防御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第二道防线:吞噬细胞抵抗入侵的各种病原体。第三道防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反应抵抗入侵的病原体。
(1)抗传染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
特异性免疫
f2、免疫
(2)免疫
自然免疫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