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模块化项目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来源:《科技视界》2011年第25期
【摘要】随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新课改的实施,计算机专业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及企业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创业能力,是我们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又一难题。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
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常会出现什么都学过了,但什么又都不会的尴尬状况。造成这各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在教学模式上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严重脱节;教材编写陈旧,专业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学科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理论性,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既缺乏针对性又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致使培养的学生难以实现与社会的零距离,失去了中专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特点。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无论从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上都应与时俱进,采取相应的改革与尝试。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发现,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计算机课程模块化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中的课程模块化可包含“教学内容模块化”和“教材编写模块化”两个部分。
11教学内容模块化。在教学内容模块里,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种
111基础知识模块文化基础课程(如应用文写作、数学、计算机英语、美术、音乐等)、办公自动化(如Office系列、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本模块重点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课程体系,是学生所学的初中知识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相衔接的部分。
112基本应用模块在掌握了基础知识模块之后,进一步强化基础技能(如文字录入、排版、电子表格、计算机及局域网维护等)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使用常用的软件,并能对计算机作一般的维护。本模块适应于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毕业后只选择做一名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工的学生。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13专业应用模块在熟练掌握基本应用模块的基础上,再综合学生个人的基础素质、兴趣爱好、就业方向、人才市场的要求等诸多因素,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性较强的知识领域深入学习专业技能。如程序设计模块(VB程序设计、C语言、ASP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模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