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青年女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调查研究摘要:为了探讨心理压力对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随机选取南京和芜湖市4所不同类别高校共计400名青年女教师作为被试,运用《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压力调查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他们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压力稍有偏高,压力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发展以及工作与家庭的不协调;高校教师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自身的心理压力问题;积极的应对方式与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压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键词:高校青年女教师;心理压力;应对方式一、问题的提出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由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的不平衡而产生的,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黄希庭(2000)指出,应对是个体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为减轻挫折和压力引起的消极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为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曾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适当的压力对于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正常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若是压力超出了个体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它就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产生生理、心理疾病,诸如焦虑、恐惧、抑郁、易怒、暴躁等心理问题。目前,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
f青年女教师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婚恋、住房以及工作成为她们日常谈论的热点话题,居高不下的房价,日益增长的物价给她们带来的压力持续增长。因此,本文在对南京5所不同类别高校中的青年女教师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如何缓解高校青年女教师的心理压力,力求使这一重要而特殊群体的心理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二、研究方法1研究工具2研究对象正式问卷的被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南京和芜湖市具有代表性的4所高等院校(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皖南医学院)中的400名青年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86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72,其中有效问卷374份,有效回收率为975(见表1)。imgsrc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