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管理思想与当代和谐管理理论1
席酉民尚玉钒
西安交大管理学院(710049)一研究和谐管理思想的时代意义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组织需要灵活应对各种变化。而此时基于分工和序列原则的严格等级制度就表现出迟钝和不适应,这就要求组织管理适时创新,它必将预示着新的管理范式会不断得以酝酿而涌现出来。西方理性管理模式一直高扬理性、崇尚科学,但在面对“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时,却出现“控制”困难和合成谬误。而东方非理性模式则主张人与大自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合和社会稳定。对管理复杂系统的深刻认识,使管理领域正在从纯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转变为关注理性与非理性相融合的管理模式。正如普里高津所主张的,现代科学革命要把强调实验和定量公式描述的西方科学传统,和强调整体的协调与协作“关系”的中国传统哲学结合起来,以达到一种新的综合。当前这场由信息技术的“协调引发的变革”,让我们重新反醒并认识到强调协调和协作关系的我国古代管理哲学的睿智,也相信这儿必将是培育新管理范式的沃土。而涉及协调就必牵扯到组织中所普遍存在的和谐机理,即无论研究始于何种角度,其最终都将涵盖在更高层次的关于组织如何把握好“度”以使系统和谐演进的研究范畴之中。由此看来,组织如何权衡利弊、协调各方关系、进行适度的约束和激励等将是解决现存组织管理问题的关键。二有关和谐的管理思想研究组织中各子系统之间怎样协同作用以达成其有机组合的功能,这一问题可以归入对于“和谐”这一古老的哲学范畴的探索上来。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十分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协作现象和协同作用。《国语郑语》中记载,周幽王八年,史伯对郑桓公答问时说:“夫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故先王以上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和”就是把性质不同的事物结合在一”起(“以他平”,因而能够产生新的事物。东汉的王充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元气自)然论(《论衡》。明末的王夫之论述了“分二为一”与“合二以一”的观点()《周易外传》,)等等,这些哲学命题都说明了“协同”的重要性。近代自然科学也十分注意研究各个不同的物质结构、层次、运动和系统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问题。从哥白尼的宇宙运行论到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从原子轨道的壳层模型到分子轨道对称恒原理,从机械运动到生物运动的和谐性和协同性,都坚信自然界中要素关系的简单和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