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配套的较小直径的护筒跟进至溶洞底对溶洞进行防护。一般适用于处理高度在大于5米的多层溶洞,且溶洞间距较大的溶洞。针对溶洞大小、深度、溶洞发育情况等,结合现场实际,本工程采用上述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溶洞处理1注浆预处理根据地质情况及处理目的,拟采用注浆法对溶洞及裂隙进行预先处理。单桩注浆点的数量设置4个,沿桩位周围1m位置均匀布置,如图1。注浆孔径80mm,孔深要求达到溶洞最深处。注浆浆液组成为水泥:水08:1~1:1,为加快凝结速度可掺入水玻璃,视现场实际情况控制,掺入水玻璃时比例为水泥:水玻璃:水5:9:10。11、渗入灌浆法采用岩芯地质钻机钻孔,钻至溶洞底板后拔出钻杆,及时插入注浆管。注浆管为直径20mm的耐压塑料管,注浆管下端注浆段每隔33cm设四个出浆环孔,环孔处采用防水胶带绑牢。注浆管下端需封堵,防止下放时泥浆进行管内堵塞管道。注浆管安放完毕,即采用水泥砂浆封口,并将注浆管上端用铁丝扎死。⑴施工工艺及工艺流程:放线定桩位→复测→引孔钻机就位→钻机调平→钻进,钻达溶洞底板→拔出钻杆、钻头→下注浆管→封孔口→注浆→补浆→封孔。⑵施工操作及注意事项:①注浆管下口应采用铁丝扎死,防止杂物进入堵管。注浆环孔间距应不超过33cm,并用防水胶带箍紧,防止杂物堵孔。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②注浆在达到设计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降至1~2Lmi
,即可停止注浆。注浆时应随时注意注浆压力及孔口周围冒浆情况。③在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骤然下降、上升或冒浆异常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④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量,根据确定的注浆技术参数进行灌浆。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与设计及工艺有较大偏差时,则应调整技术参数进行注浆;如偏差不大,按确定的参数控制施工。⑤注浆终止需符合以下情况:a、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b、地面冒浆。⑥注浆过程中应对地面、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进行沉降、倾斜、变形及位移观测。该法施工简便、快捷,但由于浆液流向无法控制,导致浆液耗损较大。12、分段灌浆法采用岩芯钻机钻孔,钻达溶洞底板后提出钻杆,移开钻机,及时安放袖阀管(φ50mm的PVC管),然后在袖阀管与孔壁间填充套壳料(低强度粘土水泥浆)。注浆时在袖阀管内插入注浆锌管,由下而上分段注浆。⑴分段灌浆工艺流程:放线定桩位→复测→引孔钻机就位→桩机调平→钻进→钻进至溶洞底板→拔出钻具→安放注浆外管(袖阀花管)→灌套壳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