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电算化会计下的审计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极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事业发展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飞跃。一、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程序一、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初步调查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状况,并拟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工作。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电算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如电算化系统的硬件配置,系统软件的选用,应用软件的范围,网络结构,系统的管理结构和职能分工、文档资料等。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彼此的责任、权利和义务。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确定符合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4确定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范围。5分析审计风险。6制定审计计划。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也是电算化审计的核心,主要工作应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符合性测试应以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检查结果为前提;实质性测试应该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程序、数据、文件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和鉴定。三、审计结论和执行阶段在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后,整理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审计报告时,除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公允性、一贯性发表意见,做出审计结论外,还要对被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审计报
f告完成后,先要征求被审单位的意见,并报送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审计报告一经审定,所作的审计结论和决定需通知并监督被审单位执行。四、异议和复审阶段被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决定若有异议,可提出复审要求,审计部门可组织复审并做出复审结论和决定。特别是被审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有了新的改进时,还需组织后续审计。二、电算化会计条件下的审计线索的变化由于会计实行电算化,使审计线索发生很大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将会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系统中,由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由过账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行,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但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传统的账薄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代之的是存有会计资料的磁盘和磁带,这些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肉眼不能识别。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