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照(CK)。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4次,共计20个小区,每小区面积约20m2,共400m2。13试验实施施药时间为2009年8月7日,为小菜蛾幼虫发生盛期(以2~3龄为主),甘蓝生长处于成株期,将药液稀释1000倍后,均匀喷施在甘蓝植株叶表面及心叶内,施药液量为1125Lhm2,对照区喷等量清水。试验期间未施用其他杀虫剂。施药当日天气晴,东南风,风速为15ms,气温为179~316℃。药后24h内无降雨。14调查内容与方法施药前调查各小区小菜蛾幼虫虫口基数,药后1、3、7d,调查残存幼虫数量,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5株甘蓝,共调查25株。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
ca
′s法在5%水平上进行多重比较。2结果与分析21施药后1d各药剂处理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效由表1可知,施药后1d,4种供试药剂对小菜蛾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处理B对小菜蛾的防效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并且处理A、处理D及处理C对小菜蛾的防效差异不显著。22施药后3d各药剂处理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效由表1可知,施药后3d,4种供试药剂对小菜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其中处理B和处理D对小菜蛾的防效显著高于处理A和处理C,处理B和处理D对小菜蛾的防效差异不显著,处理A和处理C对小菜蛾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下转第164页)23施药后7d各药剂处理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效由表1可知,施药后7d,4种供试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均在78%以上,
f其中处理B的防效高达9096%,且与其他3种药剂处理的防效差异显著,处理D与处理A之间差异不显著,防效分别为8629%和8145%;处理C的防效最低,为7871%,与处理D防效差异显著,与处理A防效差异不显著。3结论与讨论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小菜蛾有良好防效。速效性及持效性均优于57%氟氯氰菊酯水乳剂、20%氟虫腈悬浮剂及2%阿维菌素微乳剂。在试验过程中,尚未发现试验药剂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产生药害问题。从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建议应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小菜蛾。4参考文献1陈桂华,蒋学辉,郑永利.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699.2邵风霞小菜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吉林蔬菜,2011(1):43443SHEWHD.I
vitroGrowthRespo
seof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
icotia
aeIsolatestoMetalaxylJ.Pla
tDisease,198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