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合理使用抗生素制度1、各科室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
药物的配伍禁忌,根据药物敏感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
2、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3、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对其的依赖性。4、已确定为病毒性或疑为病毒性疾病的不使用抗生素。5、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宜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典型症状的出现和病原体的检出。对病情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患者,在抽血送培养后,可试选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再按药敏指导用药。6、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7、联合使用抗生素,必须有严格的指征。联合使用抗生素,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并达到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或延缓制药菌株产生的目的。不可无根据地随意联合用药,特别是起无关作用和拮抗作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指征是单用一种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顽固性感染及需长期用药防治细菌产生耐药的情况。一般以二联为宜,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甙类以联合应用。
f8、选用抗生素要严格掌握适应症。81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82尽量能避免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止引起宿主自身药群失调,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83对于感染特别严重者,可先按临床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84对新生儿、老年人、孕妇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谨慎选用抗生素及酌情调整给药方案。9、使用抗生素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静脉滴注时,抗生素之间,抗生素和激素、维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之间,均可发生配伍禁忌或相互作用,使抗生素的活力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毒性反应。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10、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消耗量及使用类型。按规定对某些抗生素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活力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11、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111禁止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112对无感染迹象的昏迷、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
f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及接受侵袭性操作者,不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13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后,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期间,为了减少带菌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