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卷(第2次月考)
命题人:李积龙
治多县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抽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5cmB.人步行速度约4kmh
C.洗澡水的温度是100℃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2s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
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在马路边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来阻断噪声的传播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4.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
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
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
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熔化,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蒸发,后沸腾
5.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雾绕群峰B.夏天,雨笼山峦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雪飘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第1页,共6页
f八年级物理试卷(第2次月考)
命题人:李积龙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B
C
D
8.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
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
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9.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看到的“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