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和海路,也就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由此构成本书的两个组成部分,上篇为草原丝绸之路,下篇为海上丝绸之路。
本书是刘迎胜教授关于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成果,由此构成本书最突出的特色。刘迎胜教授早年师从蒙元史大家韩儒林先生,通晓十几种语言,包括欧亚大陆的古代语言,在蒙元史、中外关系史、内陆亚洲及中国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学界公认的学术成就。本书作为学术大家长期学术研究和科学考察的结晶,其权威性、前沿性在丝绸之路主题图书中独树一帜。在本书中作者实地考察与文献记录相结合的论述随处可见,读者读之有着很强的现场感,更不用说订正传统说中以讹传讹的谬误了。无论是草原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中国始终是丝路的主角,中国古代文献的记录是最为丰富的,成于中国知名学者的著作最具参考价值,因此,国际性也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走出去”是足可期待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广、越来越大。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自然得到相关国家各界人士的普遍认同和高度重视。丝绸之路是不同文明相互吸引的产物,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一直衔接着“中国梦”与“世界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老的丝绸之路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中华文明必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王保顶文)
【一句话书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就《丝绸之路》。
姚大力(历史学家)
权威性、国际性、前沿性、唯一性,是本书的特性。
刘东(历史学家)
在丝绸之路的研究方面,中国学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只有中国文献最系统地保存了丝路发展的记录。近代考古的成果不断为丝绸之路研究提供新的史料,西方古代文献中亦有不少可资利用的信息和资料,关于丝绸之路研究的海外汉学成果也是层出不穷。刘迎胜教授充分挖掘、系统梳理和利用了正史资料、古代游记、考古资料和西文文献,吸收了这些研究成果并融会贯通,辅之以开拓创新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从而完成了这部研究丝绸之路的权威学术著作,为中西交通史的研究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
f朱晓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