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K12学习教育资源
第3讲细胞呼吸
考纲要求1细胞呼吸Ⅱ2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全国卷五年考情2017卷ⅠT30,2017卷ⅡT29,2016卷ⅡT31,2014卷ⅡT62014卷ⅡT29,2013卷ⅡT3无考题
考点一细胞呼吸的类型与过程对应学生用书第58页识记基础梳理
1.细胞呼吸的概念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内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2.有氧呼吸1有氧呼吸过程与场所
2总反应式酶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3.无氧呼吸1场所:细胞质基质。2过程①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K12学习教育资源
fK12学习教育资源
②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转化成乳酸。3反应式
酶①产物为酒精: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酶②产物为乳酸:C6H12O6——→2C3H6O3+能量。4能量①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②葡萄糖分子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教材边角知识据教材必修1P81“积极思维”中的“事实1”分析说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和在体内氧化分解的区别。【提示】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往往伴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而有机物在体内氧化分解则是在细胞内的温和条件下被酶催化逐步释放能量的过程。辨析与识图1.判断正误1有氧呼吸只有在第三阶段才能产生ATP。×【提示】在第一、二阶段有少量ATP的产生。2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提示】H与氧结合生成水在线粒体内膜。3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提示】线粒体氧化分解的是丙酮酸。4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提示】O2、CO2的运输方式均为自由扩散,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故线粒体内O2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的低。5细胞内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的反应,只发生在有氧条件下。×【提示】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也产生丙酮酸和H。6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提示】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7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产生ATP。×【提示】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8乳酸菌细胞内,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2.据图思考
1甲、乙、丙分别代表丙酮酸、H、H2O。
K12学习教育资源
fK12学习教育资源
2乙来源于甲和C6H12O6填物质和标号,丙和丁代表相同填“不同”或“相同”的化合物。
3过程①③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4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