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框架建立与完善
作者:段绸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06期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控制规范自2012年印发以来已有五年,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现状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完善对策。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体系就如同一张“网”,任何业务或事项均是“网”上之结,任何部门或个人不能游离于单位内控体系之外。2012至2016年,财政部陆续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于2016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并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各单位相关责任人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主责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仍需加强。《规范》第一章总则第六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财会201611号)中,明确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内容。但在内部审计中发现,单位主要负责人过于依赖财务人员及分管财务局领导,甚至以“不懂”或“全权委托”为理由,当“甩手掌柜”,有的单位分管财务负责人也把主要领导过问财务方面的事情视为“领导对他不信任”。如在预算编制方面,多数单位主要负责人只关心预算的总数增减情况,对预算编制的政策性、合理性过问不多。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仍需加强。虽然近年来随着各单位加强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内控关键岗位的关键人员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有了大幅提升,但在工作中被动遵守“内控制度”的意识仍占主导地位,主动思考如何从单位层面加强内控、提出可行性建议措施的时候不多。一定程度上制度执行者还存在“闯关”和“怕麻烦”的思想,有的单位还出现经办人违规操作,用不合规财务资料到财务人员处“闯关”;财务人员怕得罪人审核“走过场”,把“难题”交给领导;领导过于依赖财务,认为有财务把关的就没问题,最后形成内部管理失控的局面。缺乏基本的内控制度部分单位缺乏基本的内控制度。对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大部分单位缺乏预算业务管理、采购及验收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合同管理、存货管理、食堂管理、公务卡管理及使用制度等制度。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