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要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良好的党风使人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意识。党员干部只有为民务实清廉才能维护政权的稳定性,也只有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取信于民,赢得人心。
二、党员干部要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学风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风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治学态度,也是一种治学原则。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把学风问题看作思想态度问题,他指出:“所谓学风……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3
为民务实清廉的学风,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反对主观主义学风。毛泽东曾经对主观主义学风进行过严肃的批评,他指出:“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4对此,我们要提倡为民务实清廉的学风,为民的核心是要心中装着人民;务实的关键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强调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强调问题对于时代、对于理论、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清廉则要加强学术规范,避免学术不端,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提高党性修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学以致用,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党员干部要以为民务实清廉的政风强化政治清明建设的成果
“政风是指政治领域盛行的政治规则、政治观念、政治作风和政治行为,政风包含着极为强烈的价值观和道德倾向。政风的道德性质对于政治主体即治政者来说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执政者的道德声誉、政治公信力和政权的稳固性。”5领导干部自身要端正价值取向,强化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始终坚持以群众为重心,完善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同时要强化对领导干部的舆论监督,更好地树立在群众中的威信。
维护政治清明、必须有腐必惩。2012年12月4日,党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4月19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解决党的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的问题。同时,习近平提出,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等等,反映了中央领导集体整顿党风、政风和有腐必惩的决心。
维护政治清明,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