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数;saT2(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运动的依据)。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运用可快速求位移)
注意:⑴是判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saT2
⑵求的方法VN
⑶求a方法:①saT2②一3aT2③Sm一S
m
aT2④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a;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
3
f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
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或相邻两计数点间
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vms1
s1
s2
A
B
C
s3D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
0T2T3T4T5T6Tts
即时速度v:如
其中记数周期:T5×002s01s)
⑵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
⑶利用“逐差法”求a:⑷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注意:点a打点计时器打的点还是人为选取的计数点距离b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距离还是各点距第一个记数点的距离。纸带上选定的各点分别对应的米尺上的刻度值,周期c时间间隔与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002s常以打点的5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即区分打点周期和记数周期。d注意单位。一般为cm例:试通过计算出的刹车距离的表达式说明公路旁书写“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原理。
解:(1)、设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匀速行驶的位移大小为;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的位移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
由以上四式可得出:
①超载(即增大),车的惯性大,由
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就会
增长,遇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刹车、停车,危险性就会增加;
②同理超速增大、酒后驾车变长也会使刹车距离就越长,容易发生事故;
③雨天道路较滑,动摩擦因数将减小,由五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刹车距离
4
f就越长,汽车较难停下来。因此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公路上行车安全,在公路旁设置“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警示牌是非常有必要的。思维方法篇1.平均速度的求解及其方法应用
①用定义式: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②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
速直线运动2.巧选参考系求解运动学问题3.追及和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