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根据我们多年的工程实践及观察,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主要有:塌孔、斜孔、缩颈、断桩、桩身离析、钢筋笼错位、孔壁泥皮过厚孔底沉渣过厚、桩基偏位等。1、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11塌孔
塌孔是在成孔过程中孔壁出现局部坍落的现象。造成塌孔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在有砂卵石、卵石或流塑淤泥质土夹层成孔,这些土层不能直立而塌落。(2)局部有上层滞水渗漏作用,孔口周围排水不良,土质松散使该层土坍塌。(3)成孔后没有及时浇筑混凝土,待灌时间过长或者下钢筋笼时挂破孔壁而造成桩孔坍
塌。12斜孔
桩孔垂直偏差大于桩深度的1100。桩基倾斜使桩基在竖直方向上的承载力下降,为基础工程的隐患。斜孔产生的原因:(1)钻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部件松动。(2)地层地质不均匀,孔内横向地层软硬不均。(3)钻进中遇到有大的坚硬孤石或者其它硬物等。13缩颈
钻进成孔时,地层在应力释放过程中发生缓慢变形,导致孔径变小而造成缩颈现象。桩孔缩颈将导致桩的截面变小,桩基承载力降低,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变薄、钢筋裸露、钢筋锈蚀严重,桩孔产生缩颈的主要原因:由于钻头磨损过甚、焊接不及时或地层中有遇水膨胀的软土、黏土泥岩造成的。14断桩
断桩是指灌注不连续,混凝土产生中断,桩基整体性受到破坏。断桩产生的主要原因:(1)在混凝土浇筑中,由于混凝土供应不足,无法连续浇筑,孔内混凝土已达到初凝,导
致后续混凝土无法下灌,从而形成断桩。(2)如果较大的杂物混入混凝土,或者有部分粗集料粒径过大导管被卡住,导致灌注中断。(3)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当混凝土发生离析或者坍落度太小时,其流动性比较差,在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卡料现象。(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不小心拔出混凝土面或者导管发生漏水,在混凝土中混入
泥浆,也会形成断桩。
f(5)由于孔壁坍塌或者泥浆含砂量过高,因为沉淀,浮浆稠度过大,混凝土上返困难,造成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15桩身离析桩身离析主要发生在孔底,有时也发生在桩的中部,它会严重影响桩基的承载力,产生
桩身离析的原因:(1)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过大或者导管直径过细,第一斗料对孔底冲击力过小,无法迅速
排除孔底的泥浆和部分沉渣。(2)导管漏水会混入泥浆造成离析,混凝土拌合物质量不符合要求也会造成离析。16钢筋笼错位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桩基施工中,钢筋笼标高过低或者标高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