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36.对奥、匈、保、土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是都要求战败国①限制军备A.①②③②分割领土③赔款或财政监督C.①③④
B.②③④
37.下列有关《洛桑条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洛桑条约》是在承认土耳其国家独立的基础上签订的B.《洛桑条约》对土耳其来说是较为有利的新的和平条约C.在《洛桑条约》中土耳其的基本主权得到承认D.《洛桑条约》的签订表明土耳其成为亚洲强国
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
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
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51.1914年7月29日,美国驻伦敦大使致函威尔逊总统:“如果真的发生一场大战,欧洲的进步将遭受重大挫折,而美国领导世界的时代会提前到来”。能够支持这一预言的史实有()A.战后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B.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C.美国在国联中地位举足轻重D.美国获得了德国部分殖民地5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普遍兴起。这些反思从本质上反映出A人类对和平的渴望B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恐惧C人类对友好的向往D人类文明程度得到提升
38.1917年11月到1918年3月间,奥匈帝国的邮电检查人员发现,抽检的涉外信件中有三分之一表示,和平希望在毗邻的俄国;有三分之一认为和平希望在本国革命;还有五分之一认为和平的希望在俄国与本国革命,两者皆不可缺。这说明①二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缺口②四月提纲指明了无产阶级武装斗争的策略③奥匈帝国民众迫切渴望退出战争实现和平④十月革命鼓舞了其他国家民众的进步斗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③④
53.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迟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54.一战不仅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使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大的改变。下图是一战期间妇女在炮弹工厂做工。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39.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通史西欧》中描述这样一场近代战争:“两个国家间的胜负,以进攻国的优势转变为溃败而告终。战胜国不仅再一次宣告了工业的力量,也开启了新兴大国挑战这个旧的大陆主人的序幕,并为战胜国日后恶行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