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古行记》的记载称:“中国的商船从公元3世纪中叶开始向西,从广州到达槟榔屿,4世纪北达锡兰,5世纪到达亚丁,终于在波斯及美索不达米亚独占商权。”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期间,海上丝绸之路已是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了。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隋朝统一中国后,加强了对南海贸易的经营,海上交通日益频繁起来。隋炀帝时和中国进行海上通商往来的国家已遍及东南亚、南亚和波斯。当时,隋炀帝为了海上丝路的畅通,曾先后派遣使团访问东南亚、印度和波斯。例如公元607年,他派屯田主事常骏率使团从广州起航,经暹罗湾向南,抵达赤土国访问。当时的赤土是一个地方数千里,东濒暹罗湾,西临马六甲,扼东西海上交通线咽喉的大国,属印度移民的国家。隋炀帝派常骏出使该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扬国威,通商路。常骏使团圆满地完成了使命,此后赤土、真腊、婆利、林邑等国纷纷遣使来朝,南洋地区出现了一派和平景象。随后,隋炀帝又派朝廷大员出使南亚,到达印度,与印度建立友好通商关系。派云骑尉李煜率使团乘船经马六甲海峡,过印度洋出使波斯,与波斯建立友好通商关系。频繁的使节访问,友好通商关系的建立,使7世纪前后,南中国海出现了大批印度和波斯的商船,交州、广州、扬州成了当时最繁荣的沿海港口。
唐承隋制,继续执行海陆并举的中外贸易方针,在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同时,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盛。据唐代地理学家贾耽(730年805年)记载,当时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指的就是广州通海夷道。这条道共分二段。前段以广州为起点,沿七州列岛,抵越南东南海域,进入马六甲海峡,然后沿苏门答腊出十度海峡,抵达斯里兰卡北部的摩诃帝多港,再沿印度西海岸到达波斯湾头的巴士拉。后段以坦桑尼亚北部沿海的三兰港沿东非海岸北行,至阿曼后往西航行,再至巴士拉与东路会合。这条漫长的海上丝绸之路,始于广州,达于东非海岸,途经90余个国家和地区,航程三个月(不计沿途停留时间),全程共约14000公里,是八九世纪世界最长的远洋航线,也是东西方最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从同时期阿拉伯人所著的地理著作看,他们从波斯湾到广州的航线与贾耽所记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他们在东行穿过马六甲海峡后,不是沿中南半岛北上广州,而是向东进入爪哇海,再直驶菲律宾群岛,然后才向西折回中南半岛海域驶向广州。这说明八九世纪东西方海上航路不仅在波斯湾、印度洋有较大进展,而且在南中国海也有新的开拓,南海诸岛基本上纳入了东西方海洋贸易圈内。
海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