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3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归类(第二单元之认识论)
一、选择题1(2013重庆卷12)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意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A)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2(2013广东卷35)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B)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之间的矛盾
3(2013全国卷II20)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C)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f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13山东卷23)“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C)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质”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人类的心灵需要到理想甚于需要物
5(2013四川卷8)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C)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
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天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13江苏单科31).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