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有必要付出耐心来调整及控
制各种加工条件,并找出最好的温度及压力条件。1、查看料筒内的塑料是否正确无误,及有否依规定烘烤,(试模与生产若
用不同的原料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2、料管的清理务求彻底,以防劣解胶料或杂料射入模内,因为劣解胶料及
杂料可能会将模具卡死。测试料管的温度及模具的温度是否适合于加工的原料。3、模具在慢速合上之后,要调好关模压力,并动作几次,查看有无合模压
力不均等现象,以免成品产生毛边及模具变形。4、以上步骤都检查过后再将安全扣杆及顶出行程定好。5、如果涉及最大行程的限制开关时,应把开模行程调整稍短,而在此开模
最大行程之前切掉高速开模动作。因在装模期间整个开模行程之中,高速动作行程比低速动作行程要长。
6、在作第一模射出前请再查对以下各项:①、加料行程有否过长或不足;②、压力是否太高或太低;③、充模速度有否太快或太慢;④、加工周期是否太长或太短。⑤、了解产品型腔结构特点,深腔结构或结构较为复杂的模具是否回出现粘模的可能,在最初调试射出前须喷适量的脱模剂,以防止产品粘模。以防止成品短射、断裂、变形、毛边甚至伤及模具。若加工周期太短,顶针将顶穿成品或剥环挤伤成品。若加工周期太长,则模蕊的细弱部位可能因胶料缩紧而断掉。这类情况可能会使你花费两三个小时才能取出成品。事先做的充份考虑及时的措施必可避免严重及昂贵的损失。7、调整压力及射出量以求生产出外观令人满意的成品,但是不可跑毛边尤其是还有某些模穴成品尚未完全凝固时,在调整各种控制条件之前应思考一下,因为充模率稍微变动,可能会引起甚大的充模变化。8、要耐心地等到机器及模具的条件稳定下来,一般要等10分钟以上。可利用这段时间来查看成品可能发生的问题。9、螺杆前进的时间不可短于闸口塑料凝固的时间,否则成品重量会降低而损及成品的性能。且当模具被加热时螺杆前进时间亦需酌予加长以便压实成品。10、合理调整减低总加工周期。11、把新调出的条件至少运转10分钟以至稳定,然后至少连续生产一打全模样品,在其盛具上标明日期、数量,并按模穴分别放置,以便测试其确实运转之稳定性及导出合理的控制公差。(对多穴模具尤有价值)。12、将连续的样品测量并记录其重要尺寸(应等样品冷却至室温时再量)。13、把每模样品量得的尺寸作个比较,应注意:①尺寸是否稳定。
f②是否有某些尺寸有增加或降低的趋势而显示机器加工条件仍在变化,如不良的温度控制或油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