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等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各色人物的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2、理清同人物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要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的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3、把握、透析各类散文的主题和艺术形象分析主题和艺术形象时,一要从人物性格、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二要注意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艺术形象都是审美物象和审美意象的统一。
1、过大孤山小孤山
【知人论世】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
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课文文字疏通】【形象分析】一、地理位置介绍小孤山:
位于安徽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江相望。山高约一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岛”,素有“海门天柱”、“海门第一关”之称。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刻“中流砥柱”于石上。由于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
f小姑山和彭浪矶名称的由来:民间传说中一位纯情美丽的少女,她与彭郎相爱,但终难成眷属,于是投江殉情,死后化作秀资超然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彭郎因悲于小姑之死,遂化成石矶,立于江边,即“澎浪矶”,亦名“彭郎矶”。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二、作者形象刻画1、本文作为一篇游记,主要内容有哪些?其主旨是什么?
主要内容:①记过烽火矶的所见,突出山之“怪奇”。②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峭拔秀丽”,且移步换景,由远及近。③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④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主旨: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2、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景点太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给人一种凌乱之感。作者注意了景点间的联系。
①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