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造成巨大压力
在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退休人口增加的速度一般要快于总人口的增加速度。根据我国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和《中国统计年鉴》的资料计算,在近十几年,我国老年人口以年均3左右的速度增长,离退休人口则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增长。由于我国养老金给付方式是以现收现付为主,缺乏足够的历史积累,因此退休人口的快速增长对养老保险金的供给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和拖欠的现象,并有逐渐蔓延和加重的趋势。
(三)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扶养比加重了赡养负担
老年人口扶养比是从经济学角度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后果的动态指标,即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人口扶养比在未来50年中变化比较明显。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扶养比从2000年的157上升到2050年的568,将上升411。少儿人口的扶养比则从2000年的372下降到2050年的283,下降89。
(四)对社会保障需求加大,制约经济的发展
老年人保障支出加大,制约社会扩大再生产。一是基本养老金支出加大。2006年,各级财政补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504亿元。二是医疗保障费用支出增多。按照人的生理演变,人的一生80的医疗费用在60岁以后,但目前大部分老龄人存在看病难的问题。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一)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基本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由社会统筹。我们应进一步做实个人账户,改变过去现收现付状况,实行“统账”结合的积累制。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最初只覆盖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
(二)开辟多渠道投资,建立可持续性的保险金体制
做好政府对老年社会保障事业投入的结构调整,建立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力争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增加对老年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老年文化教育、老龄科学研究、老年活动等方面的投入。通过市场机制,激活老年保障的资金供给,对于既有市场前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景又符合老龄事业发展的产业,国家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逐步建立老龄事业投入的增长机制。
(三)倡导个人储蓄养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养老储蓄
基本养老保险应坚持低水平、广覆盖、量力而行、分类指导、逐步发展的原则。保障水平低也就意味着扩大覆盖面具有可能性,但同时也使保障的风险过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