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注浆设备
注浆设备主要有水玻璃槽(10m3)、部分泵阀及运送A液浆过程中所需的搅拌机等组成。另需一根自来水管从地面输送自来水至井下暗埋段处,供A液浆的搅拌与清洗用。另外旁接一根水管至井下盾构机内清水箱,供注浆完毕后清洗注浆管路使用。二、同步壁后注浆工艺由于盾构的外径大于管片的外径,随着盾构的推进,在管片与土体之间将产生建筑空隙,为了能及时填充这些空隙,尽可能地减少盾构施工时对地面的影响。本工程采用同步壁后注浆的方法在管片脱出盾尾80cm后进行填充。(具体参见盾构机有关图纸)A液(水泥膨润土稳定剂)在暗埋段拌制后用电机车运输至工作面,B液(水玻璃)同样用电机车运输至工作面。再用车架上的注浆设备(A液用2”注浆管,B液用34”注浆管)将A液、B液注入管片壁后。三、同步壁后注浆压力的控制目前,一般双液浆的注浆压力设定值稍为偏高。这是由于双液双液注浆在压入空隙之前已达到完全混并进入物理凝胶化状态,使吸入口压力增加。在实际施工中,双液浆经混合管后即成牙膏状,浆液初凝速度较快。在土质较硬时,注浆压力设定为06Mpa;在土质较软时,注浆压力06~08Mpa。注浆压力不宜过高,否则会对地层产生更大的扰动形成后期沉降,还会使管片螺栓发生塑流甚至损坏管片。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注浆压力。四、注浆量的控制管片壁后同步注浆时注浆量的确定:切削外径:X(包括刀盘偏心及超挖);管片外径:Y;管片与地层间建筑空隙体积:Vπ4X2-Y24≈Z注浆量一般取建筑空隙体积的150%~170%(视具体土层状况确定,在以后施工时进行技术交底)。经计算得双圆盾构理论注浆量为402m3,实际注浆量约为6m3。五、浆液配比及技术要求1、浆液配比施工初凝快,终凝慢的配比,具体同步注浆配比(A液):水水泥膨润稳定土剂710kg310kg55kg3L(B液):水玻璃(NaSiO3)A液:B液=10:1同时可根据100m试推进情况调整注浆配比。2、技术指标要求凝结时间:7~9秒1小时抗压强度:006~01Mpa。1小时析水率:小于5%
f六、注浆点的选择本工程隧道管片采用错缝拼装工艺,每环共有11块管片组成,每块管片上都设置有预埋注浆孔,共计11个注浆点。每次拼装成环后对4个注浆点进行管片壁后注浆(上边45°方向的注浆点用盾构内一套注浆泵进行后5环注浆,下。每面45°方向的注浆点用另一套注浆泵进行后10环注浆,注浆位置见下图)个点均设置流量计和压力计,保证各个点位外侧的空隙得到有效的填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