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激励理论及其应用1、什么是激励?激励的过程是怎样的?激励是管理者提高员工积极工作的动机水平的过程,而动机是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来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当然这种努力也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激励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需要不断获得满足的过程。2、请比较需要层次理论和ERG理论的异同。ERG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说明了员工的内在心理需要,但它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更为简单、更加灵活。研究者认为这个理论在本质上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没有区别,还有研究者认为这个理论缺乏实证的证据支持,过多注重经验和直觉,缺乏验证性的基础。3、请阐述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并分析这个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意义。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可以降低员工的不满意感。激励因素可以提升员工的满意度,产生相应的激励效果。4、请阐述公平理论的有关内容,并分析公平理论对管理实践的意义。员工做出一定努力后就期望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当员工做出的努力并获得回报以后,他不仅关心其所得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回报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日后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他觉得报酬合理是公平的,就会继续努力,否则他就会产生不公平感,而不公平感会给员工带来紧张情绪。5、请阐述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以及高成就需要者具备的特点。6、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原则是什么?强化理论: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罚),这种后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强化理论的原则:A、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b、应该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强化措施;c、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d、及时反馈;e、正面强化比负面强化更有效。7、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MV×E,M激励力(motivatio
alforce)V目标效价(vale
ce)E期望(expecta
cy)
f8、阐述目标设置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分析什么样的目标具有激励作用?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1)明确度很高的目标2)员工承诺感高,自我效能高,满意度高3)组织的反馈机制9、请比较本章所列的几种激励理论。X理论和Y理论,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需要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