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4力的合成》导学案编写:尚鹏鹏
学习目标
1能从力的等效性来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
2.能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知道它是
矢量运算的普遍规则。
3.能应用力的合成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有将物理知识应用
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课前预习案
㈠基础知识
1力的合成
⑴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
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

,原来的几个力叫做

⑵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

⑶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⑷两个以上的力作用在物体上,如何求其合力?
2.共点力
如果一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这些力共同作用在

1
f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但它们的
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共点
力。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㈡教材助读
1.阅读教材62页“思考与讨论”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⑴合力的大小是否为两个分力大小的代数和?
⑵如何设计实验检验你的看法?
2.阅读教材62页“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思考以下问题。
⑴判断分力F1、F2的作用效果与合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依据是什么?为
保证两次拉橡皮筋的效果相同,第一次拉时应记录什么?
⑵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数据?力F1、F2和F的大小由测力计读出,它们
的方向如何确定?
⑶采用什么办法可以在白纸上同时直观的描述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⑷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课内探究案
1.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㈠:
⑴用一个测力计提起钩码,测力计示数为
N。
⑵用两个测力计提起钩码,根据实验填写下表。
2
f两力夹角
0
测力计1的读数N
测力计2的读数N
两读数的代数和N
结论:
约60
约120
实验㈡:
A
⑴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成一定角度拉橡皮筋。
O
用铅笔记下橡皮筋与绳套结点的位置O点,画出F1、
F2的方向,并记下表示F1、F2的大小的测力计的示
数(拉力不要太大)。
⑵用一弹簧测力计重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绳套结点再次到达位置O,记
下力F的方向和大小。
⑶选适当标度,在同一标度下作出F1、F2和F的图示。
结论:
2.当两分力大小一定时,合力随分力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什么情况下
合力最大?什么情况下最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F2F2
F2
3
F1
F1
F1
f随堂练习1.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通过作图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2.两个大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