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论大学生应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摘要:
法制观念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观念,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然而,近年来一升再升的大学生犯罪数据,频频向我们告示:校园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还十分贫瘠。就此现象,我们讨论大学、社会以及我们大学生自己应该如何增强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关键词:
普法教育,思想氛围,教育改革,法律权威
一调查
通过校园调查表显示:有28大学生认为自己从没用过法律知识,不知道怎么用;有46学生认为掌握法律知识一般有用;22大学生认为掌握法律知识很有有用;有4学生认为没学到多少法律知识。
f有52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制宣传活动或讲座能学到东西;有20学生认为太形式没意义;14学生不愿意去,有认为浪费时间;有18学生没参加过。有32学生有过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经历;64学有生暂时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有4学生认为不会有类似的经历。有36学生充分信任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执法机关;有50学生比较信任此类机关;有14学生不信任此类机关。有44学生认为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是最有效的;有26学生认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领导机关的监督是最有效的;有20学生认为群众监督是最有效的;有6学生认为执法机关自我监督是最有效的;有4学生说不清。有78学生认为法律能维护自身利益;26学生认为不信任法律有认为法律愈来愈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16学生认为现在不有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通过以上调查,我们不禁发现当代的大学生法律观念比较淡薄,虽然当他们权益受到损害时,有一部分人想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更多的是自认倒霉。他们大多数人法律常识很少,掌握法律名词也很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法律观念,有待提高。
二大学生应树立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