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发放院外治疗手册,检查服药及治疗情况,协助解决治疗过程中问题,并采用口头讲解形式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指出不足,激励进步,指导下一步的治疗,并针对性地向其家庭成员或主要照顾者传授维持治疗中应注意问题,比如强调家庭生活事件对患者预后的重要意义等,对患者予以尊重、关心、理解和鼓励,多方面体贴与温情,督促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防止孤僻、懒散,以延缓社会功能衰退,提高生活质量。
1.2.2评价方法①干预前由主治医师采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3对患者精神病现状及社会功能残疾程度进行评定,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和家属填写生活质量量表QOL3;②干预及随访1年后,由随访者进行第2次BPRS、SDSS、QOL调查;③评定1年内患者复发率,以连续1个月精神症状明显加重,BPRS评分的第4、7、11、12和15项中任何1项超过3分或BPRS总分36分作为复发恶化的界定标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2结果2.1干预前后QOL评分比较家庭干预后,生活质量除精神信仰和环境领域因子外,其他各因子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干预前后BPRS、SDSS评分比较干预前BPRS总分32.12±1.40,干预后为26.14±1.00;SDSS总分干预前8.12±1.60,干预后6.02±1.20,干预后均有显著下降P
2.3患者复发率80例中,仅7例复发再住院,其余均未复发或恶化。3讨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近年来慢性精神分裂症CSZ患者的康复,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和精神科临床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对这些CSZ患者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研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发达地区的快速增多而渐呈增多趋势。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主要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社区康复等方面1,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等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再适应与健康行为再建的过程。它的预后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安定,做好其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就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只能接受短时期的住院治疗,如何提高患者院外治疗效果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2。有研究认为,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难以应付患者重返家庭后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而出现心理障碍3,对患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经过系统家庭干预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提高,干预前后QOL评分除环境领域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