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借母亲生前的生活琐事刻画了母亲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形象,歌颂了母亲崇高品德,蕴含着对亡母的悼念之情;《我与地坛》一文落笔地坛,却泼墨母爱,用地坛象征着母亲,是“我”新生的源泉。答案为BD。24.解析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因《雨巷》而获得“雨巷诗人”之名,B项错误。ACDE项均正确。25.解析《红楼梦》中《宝黛吵架》一节以心理描写手法展现了热恋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相悖反的普遍现象,A、B、C、D、E项均是这种心理的具体表现。三、词语解释题26.凶:灾凶,此指饥荒。27.就尽:渐趋覆灭。日滋:一天天增多。师:军队。28.苟:如果。殷:深,此指爱护得过分。29.是处:到处。红:代指花。翠:代指绿叶。物华:美好的景物。休:这里是衰残的意思。30.次第:景况,情形。了:完毕,了结。31.危栏:高栏。32.踟蹰:徘徊不前。33.长门:汉武帝幽禁其失宠的陈皇后的冷宫。这是指代长安的宫殿。大学语文(二)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A.给人吃B.食物C.以为食D.吃2.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3.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4.《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5.《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是【】】
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6.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A.《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C.《马伶传》D.《种树郭橐驼传》7.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
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三国志》8.《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
4
f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长(zhǎ
g)人者好烦其令”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9.《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A.苏子本人B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