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求者甚众,固力不能耳,又可尽烹耶?”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也。(节选自《反经》)注释:①跖:即盗跖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说_________________(2)夷____________(3)置___________________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韩信初为齐王时B吕太后以计擒之C乃为儿女子所诈D秦之纲弛而维绝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15请从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答案】1211劝说游说。33释放免罪13B故为之文以志陛下安得夷之乎今其志乃反不能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2夷灭杀火
14盗跖的狗冲着尧叫不是因为尧不仁只是由于狗本来就只冲着不是它主人的人叫。15群雄逐鹿
第5页共10页
f【解析】【12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重点考核一词多义,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题中B项,皆为代词,指代韩信;A项,封为,成为写;C项,才竟;D项,表并列表转折。【14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吠尧:冲着尧叫;非:不是;固:本来;其:它的。【15题详解】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根据文意概括出一个成语,注意句子“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从句中的重点词语,“鹿”“逐”可以概括出“群雄逐鹿”。【点睛】文言虚词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参考译文:韩信最初被封为齐王时,蒯通劝说他与西楚项羽、汉王刘邦三分天下。韩信不听蒯通劝告。后来听说汉王刘邦畏惧他的才能,于是便与陈稀合谋叛乱。事不机密,泄露了出去,吕后用计谋擒住了韩信,将斩之际,韩信叹道:“我后悔不听蒯通的话,才被小人女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大意吗?”高祖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往钜鹿讨伐陈,韩信假称有病,没有随同前往,打算从中起事。韩信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