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造成基坑大量积水。3、土方开挖时应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临时在坡顶上弃土、堆载时,应根据挖土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
f一般要远离坡面不小于10m,堆土高度不超过150m。4、对边坡出现少量塌方时,可将坡脚塌方清除,堆装土草
袋或打木桩支撑等做临时性防护措施。5、加强对坡体稳定性观测,监测项目包括:a、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b、基坑周边土体的沉降及位移;c、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管线的沉降及位移。6、对可能出现塌方现象的局部坡面,采取坡顶减载、削坡
方法,挖除坡面易引起塌方的土体,保持坡体稳定。(二)基坑泡水1、由于地表水的渗入,基土浸水,土体由固态变成液态,
降低地基承载力,扰动持力层土质,造成基础土方不稳定,所以必须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
2、已被水浸泡的基坑,应立即检查排水设施,疏通排水沟,用潜水泵将水排除干净,已被水浸泡扰动的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晾晒后夯实,或填3:7灰土,或挖去淤泥加深基础等措施处理。
(三)滑坡由于在挡土墙基础回填土方区域施工,土体受到水(地表水)渗入,车辆震动等影响,边坡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土体内摩擦力降低,抗剪强度减小,可能出现土沿着软弱夹层结构面而向下滑动。1、施工前加强对现场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的察看和研究,观察滑坡迹象及地表水流向和分布,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排水
f措施,消除滑坡因素,保护坡体稳定。2、保持边坡有足够的坡度,边坡尽量做成较平缓的坡度或
做成阶梯形,使中间有1~2个平台以增加稳定,减轻边坡负担。3、对可能出现的浅层滑坡,如滑坡土方量不大时,可将滑
坡体挖除,同时削坡,减少土层压力。(四)基坑超深采用机械开挖,操作控制不严,局部多挖、深挖,深浅不一,
形成局部深坑。1、机械开挖未预留300mm厚人工清槽余地。2、加强标高测量,进行严格定位,在基坑顶边设置明显标
高桩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3、对局部小范围超挖凹坑,清挖表面浮土,可用37灰土
夯填平整。4、土方回填应虚铺厚度250mm,采用电动蛙式打夯机分层
夯实。六、基坑安全保证措施1、根据边坡土质情况确定边坡支护结构、降排水措施。2、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临时排水围护工作,且应避免漏
水、渗水进入坑内,并对坡顶、坡面采用降排水措施。3、基坑周边严禁超堆活动荷载。在坑边临时堆放土方、材
料时,应至少距离坑边10m,高度不得超过15m,且应随时对边坡进行检查。
4、基坑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坡壁和扰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