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好防护用品,防止冻伤;佩戴呼吸器,防止窒息。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本品不燃,可用水冷却火场中容器,使用与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灭火。特别危险性:火场中容器受热有开裂、爆炸危险。特殊灭火方法:本品不燃。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携带手持式氧分析仪。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气体在低凹处积聚。用排风机将漏出气体送至空旷处。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环境保护措施:无资料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现场通风,允许泄漏气体安全地排放到空气中。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配戴呼吸器等防护器具,防止窒息。疏散人群,避免或减少伤亡。
4
f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充装前必须确认待充气瓶已经检验合格;向气瓶内充气,速度不得大于8m3h(标准状态气体),充装时间不应少于30mi
。现场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气瓶应有防倒措施,瓶圈、瓶帽齐全,实瓶、空瓶分类存放,阀门不得泄漏。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无资料。生物限值:无资料。监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方法: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全面罩空气呼吸器。手防护:戴工作手套。眼睛防护:呼吸系统中已作防护。皮肤和身体防护:穿工作服。特殊防护措施:避免高浓度吸入。携带便携式氧分析仪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无嗅液体
5
f气味:无嗅液体pH值:无资料熔点凝固点(℃):闪点(℃):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蒸气压(KPa):20264179℃蒸气密度空气1:138相对密度水1:14溶解性:微溶于水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自燃温度(℃):无意义分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