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层1分。
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2
f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答案: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③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
f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练习:08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