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课标》中对在美术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的探索新《课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不同学习领域建议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在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建议低年级段,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讨论并选定设计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业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根据童话故事或某一情境设计,制作简易木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表演舞蹈,童话剧和皮影戏,举行集体生日庆祝等活动;采用拼贴、简易沙盘等方式设计、创作现在或未来的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设计制作家电、家具等模型,模拟商品交易,或用这些作品布置成家庭室内设计模型进行展示,并对作品的效果作出评价。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建议在相关的音乐情境中,欣赏一组表现山(如山林、小溪、泉水、江河等)的中外作品中,感受不同的情境和境界。
f可见《课标》中建议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情景,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人文精神。
二、日德两国在美术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对情境教育的重视近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单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比较德、日与中国的差异,发现他们更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如德国把舞台表演与布置综合艺术纳入造型艺术进行学习。以一年级为例:德国巴伐利亚洲的学习内容是用彩色铅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