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愁成篇以情感人浅析柳永《八声甘州》r
r
r
r
文章摘要:柳永的《八声甘州》一词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词中将思乡怀人的意绪,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本文就通过对其写作背景、字句理解、情感抒发等方面来进行赏析。r
关键字:柳永、写景、抒情、思乡、羁旅 r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r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心上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着栏杆的时候,正这样的愁思深重。r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乐才能,乐与伶工、歌妓为伍,初入世竟因谱写俗曲歌词,遭致当权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志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r
这首词句句精彩,字字绝妙,其中更是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推敲。开篇用一“对”字领起,富于气势,发腔即已惊醒听众,如戏剧人物出场前的亮嗓一般,又妙在体现了观景的角度,暗藏登楼凭栏远眺之意,为下片作伏笔。紧接着一个“洗”字用得更是生动形象,秋本不是实物,是不可以洗的,但作者却认为秋之清是由于暮雨洗出来的,用一洗字,化虚为实,使人觉得雨后秋空清朗之状如在眼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便是东坡叹为不减唐人高处的名句。“渐”是逐渐的一个过程,这更增加了一段时间感。“紧”字写风,指强劲的风,与前面的“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的风风雨雨交相侵袭。关河冷落,隐含着悲凉的历史感。残照当楼,只有一轮残日的余晖,映照着作者所在的高楼。这里柳永没有正面写悲慨,但他写出了大自然,写出了秋天生命的消逝,山河的冷落,夕阳满目,每一个景色都包含着深沉的悲慨。“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林”一句中“红”、“翠”色彩鲜明,而“衰”、“减”则给人一种暗淡、愁怅之感,这是一对矛盾。词人把这一对矛盾合在一起,就把其因美好的东西消失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