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1篇
导论和衡量问题导论
第1章11
复习笔记
一、宏观经济学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众多经济主体的行为。它关注的是消费者和企业的总体行为、政府的行为、单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总水平、各国间的经济影响,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微观经济学家与宏观经济学家都在使用非常相似的研究工具。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被逐步的引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原理基础之上。(2)区别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别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侧重于总量研究,强调的问题主要是长期增长和经济周期,微观经济学主要针对单个消费者或者企业的行为选择。二、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1.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在某一特定时期在境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GDP也表示那些对国内产出作出贡献的人挣得的收入总量。人均实际GDP是衡量一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指标。2.经济增长(lo
gru
growth)经济增长率是一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往年的增长率。经济正增长一般被认为是整体经济景气的表现。长期增长是指一国长期的生产能力和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3.经济周期(busi
esscycles)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的短期上下波动,或繁荣与衰退。三、宏观经济模型1.宏观经济模型及其基本构造宏观经济模型是用来解释长期经济增长,为什么存在经济周期,以及经济政策在宏观经济中应发挥什么作用的。确切的说,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构造是用来描述下列特征的:(1)经济中相互影响的消费者与企业;(2)消费者希望消费的一组商品;(3)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4)企业生产商品可采用的技术;(5)可利用的资源;(6)假定消费者与企业尽可能达到最优化(optimize),即他们在既定的约束下都会竭尽所能;(7)经济处于均衡(equilibrium)状态。2.竞争性均衡(competitiveequilibrium)在竞争性均衡中,假定商品经由市场买卖,消费者和企业在市场中都是价格接受者;他们的行为对市场价格毫无影响。在每个市场中当可供销售的每种商品的数量(供给量)等于经济主体想要购买的数量(需求量)时,市场价格就能够确定下来,经济就处于均衡状态。四、微观经济学原理1.构建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最佳方式由于宏观经济由许多消费者和企业构成,它们的决策属于微观层面,因此宏观经济行为是许多微观决策的总和。构建宏观经济学模型的最佳方式是,将目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