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激励计划设计降低了它的实施效果。
二、案例分析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上海家化的转型历程
上海家化是上海国资旗下第一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它是我国股权激励案例的典范。其股权激励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008年,上海家化推出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上海国资委作为实际控制人对其进行控制。以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形式对核心技术人员授予566万股股票,其占股本总额32。2011年,为了打破国资的种种限制,摆脱体制束缚,进行了国资改革,上海家化整体转让给平安集团,而上海国资委只间接持有上海家化462的股权,上海家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第二阶段:在2012年施行第二期的股利激励,脱离了国资控股的上海家化向核心技术人员授予2535万股股票,占总股本671。激励力度是第一阶段的5倍。
第三阶段:在2014年施行第三期的股利激励,此次激励政策仅是针对董事长一人,授予其484653股的股票增值权,占股本总额007。
国有股份的逐渐退出是上海家化改制的核心,它使企业在业务方面释放出更多的活力,使企业更加的商业化和国际化。在改革初期,效果十分明显,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显著增加,然而在短暂蜜月期后,公司的大股东与管理层出现矛盾,内斗不断,委托代理问题日趋严重,最终导致业绩大幅下降,在此基础上企业又推出第三套方案,欲通过借助股权激励来留住管理层及核心人员,使股东和经营者的利益趋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用股权激励留人、事业留人的良性循环模式。
(二)上海家化转型的借鉴意义
上海家化的案例对当今形势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意义。我国较少关注企业改制后的战略规划问题、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改制仅仅是第一步,还要依靠监管部门的监管才能创造出好的市场环境。同时,通过上海家化的事件启示我们所有制并不能完全解决全部问题,体制性问题的却影响股权激励的发展,但这并非全部,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是更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针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建议
根据对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上海家化股权激励案例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对股权激励统一立法的完善。股权激励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为了其更好的发展,应该提高立法的层次,由国务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相应的股权激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励法,形成较完善、统一的法律制度,改变目前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