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淮北一中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50分)1学界曾普遍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法律经历了儒家化的过程。杨振红在《从出土秦汉律看中国古代的“礼”“法”观念及其法律体现》一文中指出,秦汉律所蕴含的家族主义和等级观念从其建立伊始就已经存在,而非法律儒家化的结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法律并未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B.一般认为等级观念等于儒家思想C.“独尊儒术”是未曾发生过的事D.杨振红利用了可信度比较高的史料2《盐铁论水旱第三十六》记载,“卒徒工匠,以县官日作公事,财用饶,器用备。家人合会,褊于日而勤于用,铁力不销炼,坚柔不和。故有司请总盐、铁,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该记载主要强调A.官营盐铁业有助于国计民生B.盐铁业中已出现社会分工C.封建政府重视盐铁业发展D.官营盐铁业的主导地位凸显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下列符合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周代宗法制B.秦代三公九卿制C.唐代科举制D.明代废除宰相制4《资治通鉴》载:上(唐文宗)以盐铁推官、检校礼部员外郎姚勖能鞫疑狱,命权知职方员外郎,尚书右丞韦温不听,上奏称:“郎官朝廷清选,不宜以赏能吏。”上乃以勖检校礼部郎中,依前盐铁推官。这反映了唐代A.政令执行机关对决策的监督B.决策中枢系统相互牵制C.政令执行机关向决策机关转化D.君权在决策机制中日益弱化5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农抑商政策调整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6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而国书未署副使名英国便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理藩”外交理念依然存在B.清政府不具备近代外交理念C.清朝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D.英国政策的出发点是国际惯例7梁启超指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