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主要取决于pH值,在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或略偏碱的条件下,二者容易形成牢固的结合物。31抗体蛋白的处理
将待标记的抗体蛋白溶液用0003moLL的NaCLpH504℃透析过夜,除去多余的盐离子,10000g4℃离心1h,除去聚合物。32胶体金溶液的准备
用01moLLK2CO3或01moLLHCL调节胶体金溶液的pH值为90。由
f于金颗粒容易吸附于电极上使之堵塞,故不能用pH计测定金溶液的pH值,一般使用精密pH试纸。33稳定胶体金最适抗体蛋白用量的选择331分光光度计测定法
将经过高速离心处理后的抗体用20mmoLL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65)稀释至03mgmL。稀释后抗体和其他试剂按表1逐项操作。
表1最适蛋白用量分光光度计测定法步骤
试剂
试验管12345678910
对照管1
抗体(g)5101520253035404550H2O100L
胶体金(mL)10101010101010101010
10
摇匀,静置5mi

10NaCL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0
L摇匀,静置5mi
后,测定520
m处OD值
以OD值为纵坐标,抗体蛋白用量为横坐标做一曲线,取曲线与横坐标相平行的区域始点所对应的抗体蛋白用量即为稳定胶体金的最小蛋白用量。在此基础
上再加10~20即为稳定胶体金的抗体蛋白实际用量。结果见图2。
OD520
m
09080706050403
0
10
20
30
40
50
60
单抗添加量(gml)
图2最适蛋白用量分光光度计测定法
f由图可知,当每1mL胶体金溶液中单抗添加量等于或大于30gmL时,胶体金蛋白结合物的光密度值不再发生较大的变化,趋于平稳,说明胶体金颗粒对抗体蛋白的吸附基本达到饱和,稳定胶体金的最小蛋白用量为每1mL金溶液中添加30g抗体蛋白,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20%即为待标记抗体蛋白的实际用量。最终确定实际蛋白用量为每1mL胶体金溶液中添加36g抗体蛋白。332目测法
具体步骤:(1)01moLLK2CO3或01moLLHCL调节胶体金溶液pH为90。(2)将pH90的胶体金溶液分装10管,每管1mL。(3)待标记的抗体蛋白溶液用0003moLL,pH65磷酸氢二钠缓冲液作
系列稀释为10~20gmL,分别取1mL加入对应管的胶体金溶液中。对照管加1mL稀释液(不含抗体蛋白),混匀。
4静置10mi
后,在上述各管中加入01mL10%NaCL溶液,混匀后静置2h,观察结果。结果见表2。
表2目测法确定稳定胶体金最适蛋白用量
管号
对照管12345678910
蛋白添加量(g)
0
5101520253035404550
终颜色
蓝蓝蓝蓝蓝浅蓝红红红红红
由表可知,未加抗体蛋白(对照管)和加入抗体蛋白的量不足以稳定胶体金
的1~5管,呈现由红变蓝的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